机器人百米竞速与足球对决,评判标准何在?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

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,机器人如何竞技、如何展现它们的运动天赋,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。这场汇集全球尖端科技、工程艺术和运动精神的盛会,共设有竞技赛、表演赛、场景赛、外围赛等26个比赛项目。那么,机器人比赛究竟有哪些看点呢?记者特地采访了组委会的专业人士,一探究竟。

在竞技赛环节,人形机器人运动员将参与田径、足球、自由体操等传统体育项目,展示它们的力量、速度和柔韧性。比赛项目包括100米、400米、1500米、4×100米接力、100米障碍、立定跳远、原地跳高、自由体操、足球3v3、足球5v5等,这些项目旨在测试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、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运动会将进行全球首次全自主5v5人形机器人足球比赛,备受期待。

足球

在运动会开幕前夕,主办方参观了参赛队伍。表演赛项目包括单机舞蹈、群体舞蹈、武术、灵机一动,这些项目着重考察人形机器人的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。单机和群体舞蹈将通过动态美学和算法创造力,展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。而场景赛则聚焦于工厂、医院、酒店等实际场景,检验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功能性和适应性,如工厂物料搬运、医院药品分拣等。

外围赛则包括羽毛球、篮球、乒乓球、自由搏击、群体舞蹈等项目,观众可以在国家速滑馆环廊近距离接触并体验人机互动。

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、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表示,观看机器人运动会,需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,认识到它们的不完美。目前,机器人个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可能还相当于3至5岁的孩童,甚至更差。在舞蹈、武术等比赛中,机器人上半身和下半身难以同时协调运动,这要求机器人具备高度的关节自由度、传感灵敏度和大脑决策能力,但目前它们还未达到这一水平。

乒乓球

赵东伟认为,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,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。北京举办这次运动会,旨在让大家见证机器人不断进化、完善,并最终达到新的高度。他强调,即使机器人摔倒后能爬起来继续跑,这也是一种进步。

展示它们的